10月中了好久沒買新玩具了
這次應白開水所說
"Turbo車就該有Turbo的樣子"
欠缺的應該是洩壓閥吧
在做了些功課與瞭解後
終於在Y拍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BOV
透過旋轉BOV本體即可調整內循環與外洩
1. Cyber Speed外箱
2. 對應車型與產品編號 (GDB用,但GRB與GRF也是同一個編號。從GFB網站上得知)
3. BOV(Blow Off Valve)本體,藍色陽極處理的本體配上鋁合金的接口
4. 頂部是用電鍍的,透過 + 及 - 可調整彈簧軟硬,對應不同增壓值
5. 外洩的噴嘴,鋁合金材質。旋開更換噴嘴即可有SQV那樣的聲音
6. 內循環接口,原廠接頭直接鎖上即可
7. 以下是選擇外洩時,雙方出口的變化
外洩全開
內循環封閉
8. 半外洩,半內循環
9. 純內循環
Cyber Speed BOV是Sun Auto下的品牌,但好像已將此產品停產了
市面上擁有相同功能(可用旋轉本體方式改變外洩或內循環)的只有GFB及Agency Power
其中GFB又跟Cyber Speed長的一樣(不知道是誰幫誰代工或是相同的代工廠)
以上資訊供大家參考
10 則留言:
"Turbo車就該有Turbo的樣子"
欠缺的應該是.........
中冷器前移到下巴吧!
這樣第一眼才看得出來!
不用發動也有氣勢啊!
(洩壓閥也得發動後外循環,
才會眾所皆知...)
不過若這樣搞,
這顆洩壓閥就白入手了,
哈哈
所以還是裝中冷器灑水器
比較實際。
既然剛提到了中冷器,
附一篇文給大家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
topicdetail.php?f=326&
t=1233421&last=15162896
很多人都有『大』的迷思。
但玩車時,有幾項東西不一定
大就是好。
尤其是跟液壓或流體力學
有關的東西,
液壓就好比煞車,
不是煞車總泵出口Fi值大
就是好事,
另外誰見過強調大管徑的
煞車油管過?
另外一個就是空氣流速,
大家都搞錯,
例如NA引擎的進氣歧管
口徑越大,
其實內部空氣流動速度
相對是越慢,
反而是反效果。
並不是大就好,效果好。
像這篇內的中冷器也是,
若沒加大增壓值,或改大渦輪
過大的中冷器,
並不會加分。
因為管徑太長,
蓄壓慢,反應慢,
出狀況如漏氣的機率也高。
且中冷器雖然是散熱用的,
但冬天時過冷空氣過多時,
會讓引擎燃燒效率不佳,
也是會累積積碳的。
多少也是會抖...
很多迷思,都是不必要的。
但看這篇文章,
其實是要再導入另一個觀念,
就是除了去瞭解自己的車之外,
也要多去涉獵其他車種。
例如看看這文內的其他幾個
發文者....
館主啊,
沒這東西裝上去的圖啊?
沒圖沒真相哩。
別跟之前那堆東西
如碳纖維引擎蓋
或AREOCATCH那樣
買爽的呀
哈哈.........
利用館主這邊空間,
當個NISSAN用小錶的
使用說明書介紹。
畢竟光講一遍不可能記得住啦。
館主記得請車主來COPY喔。
1.右鍵--功能循環鍵:
依次為:
時速
水溫
進氣電壓
噴油負載
2.左鍵-
短按是該功能時的峰值
可以不在該功能上,
卻看見該功能峰值。
例如常時顯示時速時
依舊可以按到水溫時,
看一路上水溫的最高峰值。
長按後,
出現 『---』
表示全部峰值清除歸零。
3.功能說明:
一、Spd
時速,不用說啊,
單位是公里,
原廠儀表會灌水。
這裡顯示的是電腦吃到的
時速訊號。
我家以前老車現速180,
當原廠電腦吃到180時
自動斷油。
後來改解限速。
超過時速180時,
原廠電腦吃到的訊號是160
然後解限速器本體上,
會持續顯示輪速感應器傳來的
真實速度訊號。(大於180)
所以時速峰值就是當天
一路上開到的最高速囉。
二、tmp
水溫,就是看水溫感知器
讀到的水溫度數。
單位是攝氏。
通常日產車的
大循環大概是82度開始
到89~90度左右關閉。
風扇打開大概是91度,
平日最高溫很難超過95~96
但美規車我就不知道有無差異。
三、Af
進氣電壓:
就是流量感知器
讀到因節氣門開度,
產生的流速電壓訊號。
故單位是伏特V
這數值越大時,
表示瞬間進氣量越大。
自排車最大值通常是
退檔KICKDOWN時出現。
一般油門到底時,
節氣門全開數值約4.52v
但瞬間最大值可以到5.2v
這裡可以看出引擎運轉
與進氣穩定度(怠速與全開)
還有感知器的正常與否。
四、due
噴油嘴負擔,
看噴油嘴瞬間噴出油量的比例,
單位是%。
可以看怠速穩定
高轉負荷...
通常斷油前最高值
可以到80%以上
若數值一直打不上去
要朝噴油嘴電磁線圈
老化,反應速度便慢。
或噴油嘴堵塞嚴重的狀況
去排解。
以上訊息簡單補充,
想到再說。
報告館主:
按照昨天的意見回報,
重新看了這影片後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iqQR5WUF9lc
我大概瞭解為何這產品
會停售。
主因又是跟電子節氣門有關囉。
這段影片中,調整的老鯊是
用傳統節氣門。
所以他左手轉動節氣門的比例,
跟BOV活塞開起的開度比例與
速度看似差不多。
但電子節氣門的問題就是在,
開度會隨引擎負載而
自動改變,
永遠沒準則。
(傳統的不管你是靜止還是
爬山滿載,你油門踩多少,
他開度就多少,所以這點變數
是固定的,故調整BOV時容易多了)
但新的電子式,自己變來變去,
BOV那又可調,
兩個變數同時存在,
所以很難調出正確值。
例如現在調出最順,
最接近原廠感覺,
已經是最正確的洩壓壓力感時,
是一人平路氣溫冷之類的時候
弄出來的。
等到天熱爬坡滿載時,
可能油門反應又不一樣了,
不過這樣很敏感的去記住。
要花點心思去記錄,
左右幾格時的相關條件囉。
報告完畢。
重點是,
我常說的,新時代,新世代,
很多觀念就要改變。
電子節氣門最早是德國車廠
利用電子大廠BOSCH開始提供後,
大量應用。
所以VAG車系玩電子節氣門
是經驗較為老道的。
同樣的,要從VAG的增壓車
來看如何對應電子節氣門產生的
問題。
其實VAG的增壓車控制是
很先進的,他們原廠的
進氣洩壓閥是用電磁馬達
去控制何時該放。
不像傳統車還是靠自然的
氣壓物理現象作動。
不過電子系統多,馬達多,
東西一複雜,
故障率就高多了。
但重點是,因為是走電子的,
控制精準之外,
改裝起來就有可以整體相對應
的解決方案。
例如VAG與BMW或BENZ,
現在都是用電子式洩壓閥。
大概長這個樣:
http://vw-golf.tw/
index.php?showtopic=34018
有組電線線組控制壓力值,
不像傳統車沒有線組。
看了一下,價格也不會很貴
http://tw.page.bid.yahoo.
com/tw/auction/b39176678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車
是原廠電腦有相對應的訊號
去處理洩壓時機與壓力。
所以改電腦後,可以一次
有效解決不少問題。
但傳統渦輪車的原廠電腦內,
沒有這種訊號線組,
要改這種較為穩定的
洩壓閥也不太可能。
除非是原廠電腦內其實有
這訊號,但沒外接出來,
被原廠主動閹割掉的話。
誰知道。
另外,
雖然大家都知道,VAG的車
若硬改外循環很容易亮故障碼,
但至少原廠就有提供對應訊號端,
給改裝廠破解後,可直接去騙
原廠電腦,
也算是某程度的貼心。
以上訊息,
補充完畢。
這兩段影片一定要看!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LTm8alJ4bFM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s3nr0t6YUxo
真是太扯了!
以第一片,一鏡到底的隼為例:
1'13起跑, 16秒後時速260.
然後1'42秒時,是時速323,
表示不到30秒內可從0-323...
但我認為應該是俄羅斯
天氣太冷,
空氣夠冷,所以馬力更是超強。
第二片ZX-14沒穿連身皮衣
也沒太超過的趴車,
一開始還背包包。
而且騎士(菜鳥)身高也不高哩...
(隼那台比較高壯)
然後注意觀察,他們變換車道
的默契與觀念都有...
路上其他用路人開的也很快...
重點是,都沒大牌。
不過,這麼強,八百匹的GT-R
誰聽到有洩壓聲哩!
哈哈哈
重點是,車是要拿來開,
拿來跑的。
有空大家都該在
高速公路上這樣聚會才有意思,
不然觀念與技術都不會跟的上
車子唷!
說到觀念,
其實有太多東西都是似是而非
以訛傳訛。
例如輪圈螺絲五孔比四孔好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啦,
但有時是車廠省成本偷掉了。)
好比日本喜美56代Si或Type-R
是五孔,但一般是四孔。
老焦點一代是四孔,
新焦點二代是五孔。
上一代ALTIS是四孔,
這一代是五孔。
以前Tierra、Mazda323是
四孔,但同底盤的Premacy、
Mav是五孔...
另外一個是PCD值,
其實這只是事關輪圈好不好買
或通用性啦。
例如在硬皮鯊的討論區中,
常會看到一種觀念,
寫說5*100的比5*114.3差。
理論上當然是如此,
PCD越大負荷能力也越大,
這是物理現象。
但若實際層面時,
很多人卻不知道,
跑RALLY賽的硬皮鯊WRC廠車,
輪圈螺絲其實只有四孔...
而一般人操駕會有WRC猛嗎?
所以.......
很多東西是不需要去比規格,
看實際上的需求才是重點!
哈
子凡老師
台灣的高速公路上我們這樣玩
剛要集合 紅斑馬應該就會過來趕人了吧...
放心啦,
不用等紅斑馬來趕人,
在台灣待路肩集合,
早就被違規走路肩超車的
撞飛了啦...
今天新聞才一台老老老E與新C
追撞後在路邊理論,
兩個車主被後面來車撞飛,
一死一重傷。
不過新C不賴,
把前面的老老老E撞成掀背車
屁股都沒了。
但說真的,
自從北部石碇隧道通了之後,
都是在交流道下面集合,
上去後二檔60定速,
三聲喇叭後開跑
以前石碇隧道是可以靜止起跑,
輸贏會比較準。
動態起跑變數太多。
有空也約約玩玩,
多累積這種切磋經驗,
對玩車觀念及深度會有影響。
輸贏不重要,
是享受這段時間內的過程。
比如說換檔失誤,
(無論手排還是自排)
在這種情況下,
就會知道差別之大的嚴重性。
此外變換車道的觀念也是,
不跑都亂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