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2009

John的新案子~EVO X

這是John的新案子
提供EVO X賽道用的避震器
這台車的改裝項目如下:
18x9.5 +12 Time Attack 57 Maximum Gram Lights

275/35 NT05 Tires all around

Rays Red Lugs

CKS (Corner Konnection Systems) S1 Track Coils with external reservoirs, custom
valving and spring rates(custom track set)

CKS front and rear strut bar

Motul Brake Fluid

AMS stainless steel lines

Prototype Takeda Intake

Perrin Turbo Inlet

Agency Power BOV

ARC Magic CF front lip spoiler

Touge Motoring C/F Side Skirts

Do-Luck C/F Duckbill Trunk

Rexpeed C/F Stubby Antenna

APR Vortex Generator

Mitsubishi OEM Window Vents

ARC Titanium Shift Knob

Amuse R1 Catback Exhaust (getting a new one actually since my friend tore off my
old one)

MXP Test Pipe

Gruppe M/Colt Speed C/F Radiator Shroud + Intake combo

T1R Matte Black LICP/UICP with Discharge Funnel

Nisei Black LICP/UICP

AEM Meth/Water Injection Kit

19x10 +15 Matte Black SSR Type F's (track rims)

275/35 RE01's and NT01's (track tires)

Cusco Rear-Member Power Brace

Cusco Rear-Member Rear Power Brace

Cusco Floor Center Power Brace

Cusco Floor Front Power Brace

Cusco 25mm Rear Sway

Veilside VSD-1 Reclinable Carbon Kevlar Seat

OMP Trecento Steering Wheel

Full Varis CF body kit

ARC intercooler

ARC oilcooler

Zeal seats
我們看圖吧
1. 正面
Photobucket

2. 尾部
Photobucket


3. 車側
Photobucket


4. 引擎室,期待國內的改裝有一天可以跟美國一樣乾淨
Photobucket


5. 油壺套,比Spoon, Mugen可愛....
Photobucket


6. 其它照片一起來吧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EVO X,好車一部。無奈中華不引進。
在美國是比STi更具改裝潛力的車,車型大又霸氣。
希望很快可以看到 Fortis iO 改EVO 的Look版出現~

91 則留言:

30廠隊制服也是紅衫哩 提到...

看了這影片,終於恍然大悟
為何中華汽車遲遲不進
LANCER EVO X
只願意賣醜醜的
LANCER FORTIS
原來是這款車真的能讓
1974.....

難怪只願意大力推
拉屎賤 LUXGEN....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1VDQehAWOkc

要不然前輪01後輪05也是傳承 提到...

講點與原文不相關的資訊:
原文內有提到
NITTO日東輪胎的
NT-05與NT-01

館主之前不是最愛用日東的胎嗎
(口氣沒任何意思)

故希望館主快去換
NT-05
因為這條胎網路與雜誌上的
評價非常高,
價錢合理,表現突出。
測試結果胎壁夠硬,
足夠賽道使用
(NT-05等級定位是在很性能的
運動街胎,但非純競技胎)

NT-05的磨耗指數TW值
雖然跟館主STI原廠給的
SP SPORT 600一樣
都是寫200
但『據說』NT-05等級
已經是跟AD-08 / RE-11
這種胎同級了。
(SP SPORT 600 比較少人用,
加上產品本身等級不高不低,
故實際口碑與定位不太明確)

(另外RE-11在街胎上的等級
已經高於RE-01與RE-01R)

不過因為我都沒用過,
所以只是建議啦。

至於NT-01可就更猛,
是比賽用的場地用胎,
性能表現自然更強。

寫在這裡是希望館主
有機會換NT-05來試看看!
並還能保持之前的傳統囉!

賓士與LEXUS都不搞這套 提到...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643

很久之前在這裡寫過,
VAG配的六速濕式DSG
換檔速度快是真的很快
但一直都有問題。
所以才推出新的7速乾式
(至少可因此避免再發生
這次美國召回的油溫問題)

問題是現在流行的雙離合器
自動手排變速箱
也都陸續出現各類毛病,
其中都是油溫過高為主
尤其是R35 GT-R
還因此拿掉了起跑控制模式。

而在台灣一直出問題的
福特柴油FOCUS上
配的POWER SHIFT
也是小毛病不斷,
所以才推出不到一年
現在又推出了新改版變速箱...

寫這些幹嘛?

因為EVO X 上面的SST
跟柴油焦點與VOLVO S40用的
其實是同一家代工的產品
就不知道會有啥問題啦....


不過,雙離合器自動手排
換檔速度比專業車手還快,
簡單上手輕鬆駕馭
又可以避免駕駛因
換檔失誤或犯錯導致意外
或成績不佳。

究竟是要包容自動手排的
小毛病呢?
還是開傳統手排就好?
實在是個難以取捨的問題啊!

Stan 提到...

先說NT05
的確
我下條胎的確是想換NT05
但無奈的是要先把原廠配胎磨光再來換
以我這種速度
發NT05的開箱文可能要一兩年後
或者是有其它善心人士幫我發一下吧
我在說你 白開水
不是想換胎跟圈了
就一次到頂吧

還有子凡
你貼的youtube不能看
能不能更新一下

至於現今自動化手排變速箱
我想應該是有存在的意義

"開手排很累"
是我成為STi車主快三個月來的感受
雖然可以自己控制轉速很爽
但對於都在北部出沒的我,無異是種折磨。
那天洗車,前GDB STi車主幫我移車時發現,
離合器踏板的深度跟GDB STi加長許多。在塞車或地方狹窄要轉彎或迴轉時就是一個非人道的考驗。
問我爽不爽,我會回答很爽很值得。但沒有家室或年輕個5歲會更爽更值得。

再回到自動化手排
是不是都有類似的問題,我想應該是YES。我印像中,第一次聽到自動化手排是Ferrari的F355 F1。只是Ferrari的樣本數太少沒有暴出災情或許Ferrari不是用雙離合器。
只是為何賓士一直都是用ZF生產的變速箱卻能承受AMG車種大扭力大馬力的摧殘。
我想有一部份也是應該知道雙離合器的問題以及賓士車不像GTR那樣的定位吧。

紅燈亮就彈射起步 就可換胎 提到...

報告館主:
我看您還是自己先上NT-05吧
別期待喜美八代的車主
能有開箱文...

不是瞧不起人....
是因為NT-05的定位
(不是上機台四輪定位)
截至目前為止
最小的尺寸是出235/45-17
所以.....
(外國型錄上也沒看到
215/45-17,
遑論15~16吋)



至於貼的YOUTUBE不是不能看
是要將上下兩段網址分開複製
後再貼上兩次,
這裡的斷行很討厭...



最後...
不用沒家室或年輕五歲啦,
你去山內或高速公路
就會更爽更值得啊!

結論
快搬去山內別墅豪宅
每天先開高速公路
再轉山路
絕對回本
NT-05就可以開箱啦!

阿炮 提到...



老大發新文了耶!!

不過子凡老師貼的網址

我都不需要分段複製阿

直接複製2行再貼上就可以看了

我還是喜歡純手排阿!!

老大想要磨得快一點

就去跑山路吧!!

或是假日去TIS

高速公路除非一直玩緊急剎車和加速

不然還是磨得很慢阿...

再不然最快的 賣胎

再補差額 就可以換胎了!!

還是這就是南北差距? 提到...

炮哥你也詭異哩!
版主19號就發這篇新文了
到今天為止都一個禮拜了
這期間內你都有跟我在
其他老文內鬼扯,
怎會現在才來這篇哩?

是因為南部淹水
網路訊號過不去嗎?
哈哈

所以常高速跑高速 換胎自然快 提到...

報告炮哥:
提供您一個觀念
高速公路若是90~120之間
的省油區間速度來跑,
輪胎壽命確實會比平日使用
還要更延長許多,
(因為引擎及輪胎動能負載低,
故相對省油低磨耗)

但若換成極速領域在跑
(看車引擎與輪胎等級)
反正基本都是兩百以上的速度。
那對輪胎的磨耗
是非常快的,
沒長途維持超高速跑過的
可能沒經驗。

同樣跑一百公里的距離,
用時速100去跑完,
跟時速200去跑完,
輪胎的磨耗不是少兩倍那樣。

主因有兩個,
一個是高速轉動時
產生的高胎溫,
雖然這種高溫會形成超好的
抓地力,但也會讓橡皮不斷
飛逝。

另外一個是引擎沒到斷油
產生的極速。
是引擎功率對抗高速風阻時
的極限。
這時引擎產生的所有馬力都是
靠輪胎去對抗強大的空氣阻力
(跟飛機降落時的翼襟揚起
產生空氣煞車是一樣的)
那種情況下產生的物理現象
是很驚人的。
輪胎一方面是用最高轉速在
轉動。
一方面轉動時卻又像是在
高速煞車般的承受車身
帶來的阻力。
所以自然是產生高溫,
而爛一點的街胎還要擔心
何時會胎皮脫離爆胎。
(這年頭科技進步,比較難了)

反正重點是,
車子極速拖不上去,
跟車重關係比較少,
因為空氣產生的阻力遠高於
車重的負擔。
且此時車子越重相對越穩。


不要小看高速領域的空氣,
我家老仙草與吸吐
原廠設計品質與考量都不良,

仙草是前輪拱內的內龜版
會從前保桿內翻起彈出。
(非撞擊或有裂,單純是原廠
塑料版件強度不夠與鎖點不夠也不對。)

吸吐則是前保桿內的霧燈下護蓋
會被前保桿內產生的氣流
推出翻起。

其實很多車都有這種設計上的
問題,
只是車主有沒有遇到或
知不知道原因罷了。

很多掀背車
車屁股尾廂上的後擾流
只是為了美觀好看
用3M強力雙面膠固定的
(怕用螺絲鎖後生鏽漏水)
都無法承受高速,
往往不到時速兩百就飛掉了。

其實只要想想
颱風瞬間陣風的可怕度
一直持續就能理解了吧?

最後,
以上所有言論
再次強調
請考慮自身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以及不要被條伯看到。
謝謝。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因為我把上一篇加入最愛

要上課時都直接開來看

沒去注意其他的更新啦!!

我沒事在高速公路也不會跑到時速200KM啦!!

偶爾玩玩才會

平常也都是時速120KM以內阿!!

不過 雖然我不是掀背車

但之前做得怪鴨尾 也是只用3M黏一黏而以

時速206KM[錶速]一樣不會飛掉喔!!

像照後鏡收折所要搬動的力道 提到...

報告炮哥:
認真來說分兩件事來看:

一、
是真要有上下面均讓空氣流通
過的擾流,
(就像飛機機翼一樣,
一片有上下兩面)
才比較能有強大的
空氣力學效應。
(產生實際的下壓力)

只是飛機機翼下面會產生浮力,
而車輛用的正好倒過來罷了。

所以前面舉例掀背車尾門
上端的尾翼。
也是要有中間開洞讓空氣
穿過的才有用。

不然沒開口的多數功用僅是
當後窗遮陽版
與產生氣流讓後窗不會
產生太多髒污附著在玻璃上
(有些掀背車更沒給後雨刷)


2.
鴨尾這種東西,
除非是像BMW那樣,
原廠直接壓在後行李箱底端
金屬成形的會有些許的效果
之外,
多數都只是為了好看而已。
(BMW也是有少數特仕車是
用黏的)

而且鴨尾的歷史可悠久了,
80年代中後期的
7系列就開始有金屬行李箱上
直接成形的了。


所以:
正因為鴨尾是整條貼在
行李箱上,
沒有會通過其下端的氣流產生
更也是從頭到尾都有黏膠來
完整固定住的,

根本無法跟僅有左右兩邊靠
黏膠固定的尾翼,
所遇到的氣流速度及阻力
來比較。

而且鴨尾的造型,
讓氣流通過時是往鴨尾本體
下壓到行李箱上的,
故開的越快黏在行李箱上就
越牢固啊,
就算開到三百,
要飛掉根本是不可能的。

鴨尾受的力,
跟有氣流通過中間的擾流
還要負擔一種扯下來的力道,
根本差太多。

此外,鴨尾小小一條的表面積,
也無法跟尾翼的面積來比較。
(故自然也沒啥實際效果)

有常看F-1或Le Mans原型賽車的
就會看到大直線底尾翼整個斷掉
的畫面。
90年代還有台原型賽車時速
三百多時直接往天空飛過。


最後,
鴨尾是從英文的
ducktail
直接翻譯過來的

但尾翼的英文是
spoiler
字面意思截然不同唷!

記得要看看老朋友 提到...

報告炮哥:
愛將那篇我已經回覆了喔
請記得回去參考看看。


(超過15字 灌水完畢)

阿炮 提到...



想不到尾翼中間的洞居然這麼重要...

看來 要玩 就要玩一體成型的尾翼後箱蓋了...

不過話說 我的車又跑不了這麼快...

其實 還是視覺效果居多...

除直行穩定之外 重點在換車道 提到...

有真正空力考量的尾翼
只要過一百六就有差了
一百六一點也不難吧
但用一百六去變換車道時
就會很有FU囉

我說過以前阿富的三門K8
尾門上有後擾流時
極速200
一拆掉後
極速210
不過這是石碇隧道還可以
測的年代

隧道內空氣阻力與效應較明顯
但也少了空曠環境內的側風
逆風或順風等干擾,
故也比較準。

同樣,
他後來的四門老鯊
拆掉前230
想說拆掉後試試看....

結果不知道
也不敢跑
因為還沒過220之前
屁股就非常飄
飄到會怕...

科技進步 蓋風洞還是有價值的! 提到...

網路真是方便,
一找就找到1999年
賓士CLK-GTR
起飛的經典畫面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h0t5juiDfr8

飛得可是很高喔!
當年日本人很愛嘲笑這件事
(有故事的)


這台是保時捷,比較不夠高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G3wBIn8_csI&NR=1

但後面的可是嚇死了吧...


直線高速之外,
我說的過彎...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lY_F5VKQApM&NR=1


當然,一般車
車重很重
車速很慢
不可能會這樣就是了,
但高速過彎時
下壓力不足,
屁股瞬間滑出去
倒是很容易喔!

而且還很難救回來...

其實虎爛破綻一大堆 提到...

這篇介紹
正好可以作為補充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674

光看文內對尾翼的改良說明
之外,

仔細看照片,
他原廠屁股可就有一體式
小鴨尾的造型設計喔!

但重點是不要小看那42公斤
的下壓力,
首先,市面上看得到的尾翼
很多都無法承受住這樣的重量。
(僅有左右兩邊支撐,
且是一整條尾翼表面去承重,
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般人把屁股坐上去市售車
的尾翼,不是馬上凹陷就是
直接斷裂)

另外,這只是在時速160的
情況下產生的重量喔,
到時速兩百時又不一樣了,
更何況極速是可到245
(有這麼大的尾翼及下壓力,
產生的阻力很大。
區區1.8就算有SC加持
又只有260匹,
能有這樣的極速表現
已經很難了)

而且空氣產生浮力、阻力、
下壓力的量,
跟速度之間不是簡單的
乘數關係,
而是平方的量,
不過還要看角度啦。

所以
三角函數這時後就用得上了!

故以上的評論就是:
{所謂的網路自以為科學
自以為懂的
光看數據虎爛嘴炮文}
哈哈...

還是一句話 買得起就不怕修 提到...

上面寫的尾翼講到空氣力學的
可能太硬了。

回點資訊補充型的文字

1.台灣地區最早出現的
自動化手排,
不是法拉力F355
是更早的雷諾小車TWINGO

這台車在1993年時
是台灣的三富汽車國產。
配備有『itec』
自動手排。

結果這東西因為離合器的
感應器是設置在排檔頭內。
台灣人開車又愛把右手一直
放在排檔頭上
(不太正確的操控習慣)

結果離合器控制電腦
會以為駕駛要換檔,
故一直接放接放
導致做動馬達容易故障壞掉

還有因為法國當地的ITEC
沒冷氣,
台灣硬加裝上去,
結果冷氣提速器的轉速
影響怠速、起步接合與
行進間換檔訊號,
故電腦處理不來,
故障率高之外,
換檔順暢度自然更不順。
所以被台灣市場給淘汰。
然後推出傳統自排的版本。

但法國本地一直出到
21世紀後,
還換過一組新的
QUICK SHIFT5的自動手排。


2. 355 F1 的災情很慘重啦,
那個年代沒有正規總代理,
所以坊間也亂修,
扣掉台灣本來就樣本少之外
日本雜誌內在那年代可是罵死了

也因此日本當地有專修這玩意
的專門店家,還噱翻不少。

而且,1990年代中期
是法拉力F1車隊仍在一蹶不振
的時期。
那時法拉力的電裝品問題爆多的。

而扣掉台灣樣本少之外,
因為那個時期網路還不發達,
故這方面記錄與訊息少非常多!


3.賓士有出『單』離合器
自動手排喔!

2001年的C-COUPE
(花生頭燈的三門掀背)
配了叫
sequentronic
的序列式六速自動手排
(無離合器)

但台灣導入的只有五速自排
的GEARSHIFT版

主因還是中華賓士
考慮小眾車日後維修問題,
數量不多還要派技師去受訓
、備料...划不來。

4.歐洲車廠90年代末期出了
很多這種單離合器的
自動手排,
扣掉上述雷諾、法拉力、賓士之外

BMW有名的SMG共三代
(問題一堆還不是放棄改做雙離合器的DCT)

還有ALFA 的SELECT SPEED
OPEL小車CORSA內的
以及PSA的SENSOTRONIC等

原理結構全都大同小異,
就是一個馬達去推離合器。
然後變速箱是原本的手排箱而已。

優劣就在於換檔程式寫的好壞。

但經過這十餘年的發展,
證明全都有耐用上的問題,
加上雙離合器的自動手排
普及與更高效能,
這種舊的單離合器都算被淘汰了。


5. 目前每款雙離合器的車
換檔速度除了比人類能達到的
最快速度還要快太多之外,
最神的是
幾乎無換檔間隙,無法感覺到
換檔的秒差。
連測加速用的G力感應器
測後圖表曲線來看
都很難判定是在何時換檔的,

這點是傳統手排完全達不到
的境界。
所以R35 GT-R、
新世代法拉力
還有
最新保時捷911GT3
這些可直接下場競技的
全都配雙離合器自動手排。

但日常生活的耐用度如何,
也得看時間驗證囉,
畢竟他們都還太新。

而VAG的DSG這六、七年下來
已經被罵臭頭了...


以上無聊完畢。

限速210還有必要限嗎 提到...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687

這東西終於來了...
但居然是3.8不是4.6
可是三點八要這個價錢
誰買啊???

看來能做倒本田的台灣廠商
策略真的不是一般!

噴射自排車還無法推發哩 提到...

對了廢榕,
我知道你會來這裡啦,
想到所以提一下,

你之後要多注意看看,
扣掉忘記關燈
是不是每次停超過個三四天
要發動就很沒力?

扣掉電瓶因素
(不是恐嚇你喔,是現在的免加水電瓶,若一次將電吃光光到底,之後壽命與儲備量會縮減不少。
畢竟我也不是賣電瓶的,不需要嚇你。也賺不到錢啊!)

我要提的是
要注意看看是不是有異常
吃電、耗電、漏電的可能。

畢竟引擎雖然沒傷到
但保險絲盒是否有被波及到?
我不知道,

另外大燈與霧燈有換過吧?
看維修清單內大燈HID線組
有無更換紀錄?

因為車頭內有很多電線、線組,
運氣不好有點擦破皮
會漏電卻看不到問題時,
抓都抓不到,
很麻煩。
所以要多注意一下有無這種
狀況囉!


建議去買個三用電表,
沒事多去量量電瓶的電壓,
可知一二
(我家老車與吸吐都有
額外裝電壓表啦,
老車是因為當初怕漏電,抓問題。
現代科技車則是電壓值很重要,
會影響電腦,尤其是我家哪種自動手排的換檔做動器。)

以上訊息請參考囉!

小麥 提到...

是!我會注意的~
到現在是還沒有感覺發車沒力啦~

我那顆電池好像是要加水的耶...
它上面說藍色正常,紅色要加水,白色要充電~
昨天特別開去有光的地方看是藍色的...

我同學的206也裝了個電表,那是從裡面拉線接的吧!三用電表是水電行就能買到嗎?

Stan 提到...

Genesis....
200多萬....
以這樣的動力及品牌形象
我還是會買Legacy 2.5GT

不貴又很實用 提到...

既然是藍色就不用管了啦!
可放心囉!

三用電表去那種良興電子
之類的(光華或NOVA內都有賣)
燦坤不一定有,

但水電行是老闆自己一定有
不一定有賣,
三用電表液晶顯示的
很便宜,兩三百元就有不錯的。

可以量電瓶、一般電池
手機電池等等
可以知道充電器給的電力是否OK
還可以修家裡的電器
看插座是否OK
我家裡有準備兩台
因為有時要交叉比對。

我很建議大家都買一個來用。

血淋淋的教訓還很多 提到...

另外,206的很多東西
跟我家吸吐大同小異
(引擎是通用的)

我是不知道你同學的電壓表
是從哪拉線啦。
(一定是從車內拉線,
原廠沒給端子或顯示表)

重點是,206的線路
與電腦就是我所謂的
很討厭的科技車設計。

我家遇過有因為自以為是的
亂拉線抓訊號給外掛儀表,
導致電腦訊號不正常,
引擎點火會抖之外,
外掛儀表也是只量到錯誤
訊號
整個都是白搭外加副作用過。

故此種車拉線時
不可不慎啊!

幾乎沒人正經回答 提到...

我沒看這版的習慣,
是正好有人轉來問我...

http://forum.u-
car.com.tw/forumdetail.asp?
page=1&forumid=110056

這問題很好
也很難解決
但這版內的LDS人實在太多,
轉貼在這,
只是要說,
定位車高那些都不是一定
或絕對固定的。

甚至於有的駕駛很敏感
有的完全沒感覺。
但重點是,
其實車子要左右完全一樣高
基本上是很難的。
不然也不會胎皮單邊吃胎。
只要不是太嚴重,
別太在意。

阿炮 提到...



報告子凡老師

其實我剛開始也會這樣耶

不過 開久了它就自然左右一樣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小麥 提到...

我從來沒特別去注意車子有沒有兩邊一般高耶~應該多少都會偏一邊吧!

還好那一版我沒在上面喇賽~~

反正網路空間也是免費的 提到...

那我們也要保持 優卡的傳統
在這也亂
喇賽好了....

負負得正是道理! 提到...

『其實我剛開始也會這樣耶

不過 開久了它就自然左右一樣了』

這種事情賭運氣啦,
實際原理或狀況
等下再說,

反正有時候就很像是
某些車主太常載重,
所以屁股低到比改還低那樣。

所以要給引擎吹冷氣嗎? 提到...

我家吸吐已經超過半個月15天
沒發動過了。
(市區沒車位的痛苦與無奈)

剛剛週六下午一點大熱天
最適合發動
(太熱了不用擔心還得浪費
汽油達到工作溫度)

看了一下車上顯示的室外溫度
是35度。

發動前進氣歧管內溫度
是42度,水溫是33度。
(還沒發動,吸到的氣就這麼熱)

發動五分鐘後,
吸氣溫度是45度,
但我是開引擎蓋發動...
隨後就馬上熄火。

熄火後五分鐘,引擎蓋沒關
檢視進氣歧管內是48度。
室外依舊是35度。

看來天氣熱還真是可怕!

無聊在這備註一下。

阿炮 提到...

[實際原理或狀況等下再說]

子凡老師

還沒講後續啦!!

期待中...

這現象要花好大的功夫寫 提到...

喔喔
不是不寫,
是要寫得寫半天一堆字

另外,
先等我寫出前一篇關於
底盤剛性的迷思後

會順道提到這部分啦....

天氣實在太熱了!

沒打開引擎蓋啥也不知道 提到...

http://www.mobile01
.com/topicdetail.php?f=336
&t=1222831&last=14574661

版主要我看這篇,
看之後,

懷疑油溫感知器的接頭
位置不太對。
可能量到比較熱與高溫的地方。

但油壓就比較怪了,
壓力只要管路區域正確,
不太會有差異。

總之,懷疑沒裝好的可能性較高。

或者是這顆引擎就這麼熱。
因為熱之後,機油變稀
壓力的確會低。
但1.5好像太低了些。
(一般拉轉會到6~7)

此外油溫110度
又好像高了些
有點怪,
這篇要好好追蹤!

但最怪的地方是
車主之前開過206S16
買森林人也許是有家庭。
但開過S16的怎會去
買中油的機油來加
這點詭異???

少見就一定等於好嗎? 提到...

奇怪,
現在人是在迷信啥?

QUAKER STATE
快克機油一直都很常見啊!

以前還有一堆廉價機油

超便宜的綠色塑膠瓶5W-30
連我家老仙草都吃過
(跟文中不同啦)

怎麼被講的好像這品牌很罕見
又很神....

手排市場持續失守中 提到...

世界首發,Honda雙離合器變速箱技術將運用於重型機車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722

這太誇張了吧....
但科技進步真好,
重機可怕的地方就是換檔失誤
不像汽車頂多喀一聲沒事
重機是直接....

雖然柴油是一定有渦輪 提到...

http://www.mobile01
.com/topicdetail.php?f=260
&t=1217950&p=1

好文,
尤其是第31篇!

太多人都搞不清楚渦輪原理
更搞不清楚汽柴油渦輪差異

重點是,
回文的達人們
沒有一個說渦輪車要冷車熱車
就不知道為什麼
卻有一堆人提倡這種觀念...
尤其是還NA的...

阿炮 提到...

呵呵

我想 不久之後

HONDA就會發表雙離合器手排的四輪車了吧

不過 還是好希望HONDA會出FR的車說...

大老闆買的嗎? 那裡沒展示間啊 提到...

呼應我於:

9/01/2009 7:19 下午

寫的那篇
9/09/2009 6:29 下午
我居然在內湖瑞光路上
看到這台三點八的實車從
聯邦大樓內開出來

大牌也是SS

真大一台

恩 本週六好像會被某人逼到
又得去這裡....

科技進步時代改變 思維觀念更要改 提到...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741

這台車一次幫我解決(或驗證)
這整篇回應文中的兩項討論:

1. 注意,原本後行李箱位置
就有一體成型的小鴨尾之外,
又另外配置隱藏式尾翼。
超過時速120時會升起。
(這也沒啥,自動尾翼一堆
德國車有配。但有小鴨尾又有
自動尾翼的,這台算第一。)


2.七速雙離合器自動手排。
賓士也跳入提供雙離合器了,
終歸時代所需啊!

千萬要養成一種觀念,
會開手排車,
不等於開的好手排車。

開台手排車,
不等於能開好手排車。

上面是一種很奇怪的車主迷思。
(開手排車等於快???)

至少我承認:
我是屬於會開,
但開不好手排車
也沒手排車可開的......

科技是只會往前跑 不是增加麻煩 提到...

剛忘了寫:
報告炮哥,關於您提到的:

『HONDA就會發表雙離合器手排的四輪車了吧』

這件事不太可能發生唷!

因為人類只有一隻左腳,
沒辦法有效一次控制
兩個離合器用幾乎同時的速度,
去接與放。

這也就是為何一開始工程師
用傳統人類操作的思維
去做出單離合器的自動
(離合器)手排,
結果效率不彰。
卻能從錯誤經驗中發現,
既然是要做自動離合器架構,

何必用傳統結構來設計,
全盤打翻之後,
就有純機械的雙離合器了!

所以傳統單離合器
自動手排,只是傳統手排箱
加一個推動離合器的馬達。
故隨時可以恢復成傳統手排。

但雙離合器是不可能改回
腳踏離合器。
且雙離合器的整具變速箱
反而比較小。

當初的問題是液壓雙離合器
能承受的扭力有限
(舊DSG的罩門)

所以現在又推出乾式。
這個賓士SLS
扭力高達66.2公斤/米
看來科技實在進步太快了。

此外,古代大扭力車
用的離合器,
踩下去又奇重無比,
就連有油壓輔助的都一樣。

現在就算有辦法出給人類踩的
雙離合器車,
搞得駕駛手忙腳亂,
換檔速度比單離合器
還慢時,
出雙離合器手排幹嘛?
(純機械連桿結構,
變速箱體積還會更大)

(不可能像機車用手去拉,
重機公升級的是用液壓離合器
沒錯,但人的握力有限,
絕對不會比腳採有力,加上槓桿原理,腳比較長又比較重...)

相信您拆解過變速箱之後,
更應當瞭解。

所以上述資料,
提供給您參考囉!

這種配傳統手排還比較快 提到...

這兩天新聞
正好當作順便補充:

『雙離合變速風,日法混血Citroën C-Crosser小改款』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nid=9736

--------------------

『導入DCS雙離合器變速箱,
Peugeot推出4007 DCS 6車型』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730

---------------------

這種柴油車配上六速自動
手排都不是為了性能。

是因為柴油車的轉速區間窄
要平順開好不容易。
所以套上自動手排
是為了換檔舒適度。
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強調性能喔!

真好奇到時後是啥廣告 提到...

報告館主
內湖仁寶大樓的拍攝場地那,
除了路邊的馬殺拉地 GT 4.2
之外
(鋁圈跟4.7S的不同,
身價『僅』有678萬...哈哈)

http://newcar.u-
car.com.tw/newcar-
overview.asp?model=2149

還有兩台SL
等幾台雙B名車...
重點是,一台停在瑞光路上
拍攝的T4工作車後,
有停一台GRF 黑色的
還是原廠四出尾段

但正好被工作車擋住,
且是黑色。
所以我沒都沒看到。

但奇怪的是
我繞回去之後,
沒看到拉屎濺...
我還來回四周繞了三圈...

補充報告完畢。

是為了縮短達到正壓的時間嗎 提到...

對了請問『說明書』大大,
您的MR2有無改換高凸?
(其實我也不知道您有無
在這裡出沒?但問版主他說
是有換過活塞那樣??不太懂)

主因是停在大直85度C時,
我總覺得怠速轉速似乎
較為偏高?

因您女友在車內我不方便
去看轉速錶。

問這個是想問改高凸
還是改電腦?
若改電腦而已是哪一種哩?
想請教的是這台車設定
較高怠速的考量是什麼?

除非就只是因有開冷氣,
壓縮機在那提速罷了...
若真是如此就是我多慮了
哈哈....


另外,不知您後來是否有去
五指山?

我後來一點半有到山上去,
還莫名其妙看到了場
精彩的甩尾秀,
也看了台PREMIO下山撞山壁

不知您有無看到囉?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是我沒說明清楚啦!!

我的意思其實是[雙離合器的自手排車]



不過沒跟到這次的聚會

真的是好可惜阿!!

看起來真的很精彩的說...

這又是無聊的嘴炮回應~哈 提到...

報告炮哥L
這次沒跟到不怎樣啦,
就等您學成回來開店,
就天天可以聚會啊...
還要感謝館主
已經再幫你拉客人囉!!!



至於本田何時會出雙離合器
自動手排車,
也是個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因為:
1.本田無聊,多數東西都是
自己做,自己開發,
不沿用人家現成的。
自以為叫『技研』
還真不知道他們會搞出
啥東西來(三離合器嗎?)

2.怕就怕,好料出來後,
台灣還是無福享用呀!
(二十年如一日...)

3.運氣好,導入後,
雷聲大雨點小...
尤其是國內市場喜好...
例如
雅歌七八代都很不賣...
(賣得比我眼中的大爛車
新MONDEO還差)

FIT也沒真能撼動YARIS
或VIOS的市場
(只有人家一款的1/3量,
故兩款差了六倍之多。)

喜美八代更不用跟ALTIS比
(更慘,只有1/4~1/5)

而這三台在規格與實體方面,
是有比同級熱賣車要優秀啊!
可惜國人不買單。

只有CRV比較吃香...

阿炮 提到...



老大也太心急了啦!!

我也才開始學不到一半耶...

離有經驗有能力去開自己的店還早的很說...

不過 還真的很期待HONDA會把雙離合器自手排

放到CIVIC九代...

妄想中...

最近在教底盤的課程了

課程也從100%引擎

轉變為50%引擎50%底盤

突然好想要FR...

HONDA唯一的FR也停產了...

好想把S2000的引擎變速箱和後懸吊整個裝在八代上...

算了...我又再亂做夢了...

TYPE-R看到也會哭吧 提到...

放心啦,
天下沒啥不可能的事!
去做,去嘗試就是了!
(煽動別人....)

應該是先解決傳動軸
(中間那根與後面左右)
與直列變速箱,
這兩個大物
在底盤內有無預留空間就是了

再來
S2000的引擎擺的很後面
(較靠近防火牆)
然後原本喜美引擎是橫放
不知道八代的長度塞進去後
重心改變多少?

若上面兩件事都不是問題的話,
其他就好說了。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很確定的是

不管是傳動軸還是直列變速箱

在底盤內完全不夠位置放

所以要切底盤嗎?

這樣剛性會不會不夠?

也不知道萬一塞不進八代引擎室的話

該切的是防火牆 還是前內鐵

如果因為S2000的引擎擺的很靠近防火牆

所以傳動軸會不夠長的話

有在訂製加長傳動軸嗎?

至於重心

我完全沒考慮耶

因為我要的是純FR

不是FMR



還是繼續在夢裡打造

會比較快樂...

但改這樣可以突顯店家實力 提到...

『有在訂製加長傳動軸嗎?』

這完全不用擔心。
台灣很多機械加工店家
都有在做。
畢竟車床工業台灣氾濫,
只要給好零件的長度。
店家會翻造。
(一般傳動軸都一堆副廠零件了)
況且有錢一定都有訂做的。

此外,任何傳動軸本身
都有些伸縮空間,故丈量
就算有點誤差也沒在怕!


直列引擎往前內鐵擺
的風險是若本體高度
較高時,
被引擎蓋往下的角度限制,
會蓋不起來。

或是太擠導致水箱與風扇
沒地方放,那就慘了。


不管是不是在作夢。
但仔細想想。
唯一可相信的地方是,
這樣搞出來的車
速度一定不會快到有意義。
因為S2000的優勢除了馬力
、後驅與短軸距之外。
主要是車子算很小一台,
沒後座後門又沒屋頂。
故輕很多,引擎馬力負擔小。
車體配重又是精密算過,
操控起來優勢的確大。
(10年過去了,倒是沒後繼車,
還好真的有停產,不然像
NSX又是一賣15年...)

但八代四門
光是車重就多很多了。
若真改後驅。
多出來的變速箱與中央傳動軸
與後差速器的重量。
(前驅這些都整合在一起)

就算2.2的馬力調教後
還可以比八代RR在大些。
但一定比八代RR重。
這樣改的意義就有點怪了!

而且後驅的傳動軸會吃掉
不少馬力。
(所以前驅車會成為主流,
省油,維修保養成本較低,
操控安全性高,都是主因)

後驅不一定有絕對操控上的
優勢是關鍵觀念!
常看世界房車賽WTCC就會知道。
BMW320往往被
前驅的SEAT或ALFA狂電。

反之,D1甩尾賽就一定沒有
前驅車參賽。那是物理原理
沒辦法。

但同場地內甩尾的單圈時間
並不會是最快的。

無聊完畢。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我只是單純想要本田的後輪驅動房車而已...

雖然說以我現在的經濟能力

應該找一台速利303才對...

呵呵

阿炮 提到...

忘了補充一個問題

為什麼後驅不會比前驅好

或是範圍再縮小一點

FR和FF應該是FR的操控會比較好?

目前我的迷信...



商用車和卡車不算喔!!

能看到的只有後驅保養費高很多 提到...

炮哥的問題放了快兩個禮拜了
不是我不回答
是最近比較忙之外,
還有這種問題很難具體回答
畢竟迷信本來就很難破除啊。

但簡單回答一下
後驅跟前驅那個好
也沒啥絕對的好不好可評比。

因為目前世上
沒任何一家車廠
用同一副底盤,同樣車殼,
同樣引擎,
但卻出有分純前驅或純後驅
的車款。
頂多是有四驅或任二驅的。
因此傳動模式誰好誰壞,
不能在公平的平台下進行
公正評比考驗。

而多數強調性能的車
本來就是用後驅模式打造,
當然有性能上的優勢。

而前驅車本來就是為省成本
這理念來開發的,
本質上就是有差。

就像強調操控的BMW目前為止
還沒有出任何一台前驅市售車。
所以價格一直偏高,
尤其是在台灣。


但前驅操控好的車也比比皆是,
日系本田老家族當然不用說
義大利愛快沒開過的都不能理解
那迷人的底盤,
便宜的法系三廠牌也不賴,
MINI更不用說。

但問題來了,
這些車普遍都是短軸距
靈巧刁鑽。
所以在台灣的山路上
的確是有比後驅車佔優勢
這種現象是看場地看路線
也不是絕對。

後驅車則是在大幅度彎度
的場地具有
彎中較為穩定的操控表現。

故沒有誰是絕對

此外,上坡戰在差不多馬力下,
是前驅吃香。
因為前驅是拉動車身
後驅是推動。
拉與推的物理效率本來就有差異。

但下坡又是後驅吃香。
因為前輪至少要負擔
煞車與轉向。
若動力交給後輪來負責時,
可以降低不少胎溫產生。

所以勒....

FF/FR的操控沒誰是絕對好。
拿賓士S開刀吧,
那麼重又那麼長,操控是能怎樣?

豪華房車不太做前驅
是因為車重與馬力問題。
以前馬力大於300匹的前驅車
扭力轉向問題太嚴重。
所以危險。
現在科技進步是好一點。
(靠一堆ESP去抑制,
卻又搞得加速無力)

但還是很少見
原廠破三百匹的前驅車。
因為耐用度問題,
當然改裝的不算...

但整個重點是,
要建立正確觀念:
車都是看人開啦...

太多人以為自己買台性能車
就開得出所以然...

太多人認為好的配件裝上車,
就能發揮出效果...

後驅的迷思就是其中一種,
認為說後驅入手
一定能開得比較快比較猛..

沒這種事啦
開後驅不開ESP那些的時候
就要開始擔心何時屁股會甩出去。
這點前驅比較輕微。
後驅隨便發生時,
別以為自己是甩尾高手,
隨便一個動作錯誤就完蛋啦。

前驅還比較好修正。

不管是啥種驅動的車,
先練駕駛技術才是正途喔!

就像騎打檔車的
練不出動力滑胎

人家騎速克達的一路猛滑時

到底是有鍊條有檔位的好?
還是靠皮帶去自動變速好?

別被規格、數據
帶來的迷信牽著走。

意外險買最多的駕駛,
開的車就是操控最好的啦!

結果出的是長軸高級禮車怎麼辦 提到...

另外,
別瞧不起商用車或卡車,
在北宜或蘇花
老是可以看到一堆爛貨車
如威力、得利卡那些,
在彎中被他們
用很快的速度超過去...
即便自己開的是有改過的轎車,
還是很難追上
甚至越跑越開...

但這跟後驅
或扯到柴油扭力無關啦

單純就是路熟與車熟
(天天開熟車況很重要,
就算是自己家的車,
一個月才開一次,
對車況與動態反應也是不會熟到哪去,我說的熟是完全能預知車輛反應的熟度,那樣真的要非常常使用喔)

另外,速利303
雖然是後驅的,
但沒那麼神,
很抱歉這台車小弟我還真的很熟。

我家有台速利301
報廢前用了16年都爛光了。
但我國中就開始偷開他
在台北市亂跑。

那種車不是後驅就可以甩尾。
首先是動力太弱
化油器1.2 只有68匹馬力
加上後輪是葉片彈簧
(貨車那種,到303時有修改過
但也還是很爛)
循跡性基本上根本是無
屬於甩出去
不知道會發生何事的模式。

但看很多速利303輕易甩尾
除了是換1.4吉利的引擎之外
重點是把後差速器焊死即可。
讓後兩輪轉同步,
一下就可以撇輪
但這只能在空地玩。
山路肯定出事。


最後本田開發汽車的原始理念
就是便宜輕巧卻又好操控為主。
1960~1970年代開始的車
就都是以前驅小車為設定。
從最早的老喜美開始
到現在都是前驅為主
四驅為輔。

到目前為止,
是誰看過本田出過
『純後驅』的『房』車過?
所以炮哥你的願望有點難耶
一點也不單純啊!

多摸摸其他品牌的車
去嘗試不同造車理念
就會瞭解,
本田沒啥不好
但也沒啥好
一切都是迷信與迷思。
本田一直侷限自己做的大引擎
先前市售也不過3.5 V6

不像日產豐田一堆V8且4千以上
的大型後驅房車。

以前本田得意的VTEC或B18C
這類東西
日產與豐田也有出同級的
甚至表現更好。
豐田出個缸五汽門的、
日產出1.6NA中容積效率最高的。

只是因為台灣與東南亞
這類貨源少,
所以改的不多。

那為什麼本田的貨源多...
因為日本當地撞掉的多啊
就這麼簡單...
所以才冒出台灣人民
對本田這品牌就是性能好操控佳
的情結。

可是一家從沒實際生產過
後驅房車的廠牌。
卻能讓消費者或愛用者
心中充滿了期待。
這也算是成功的行銷
該品牌形象了!

真正有深度的我都還沒提喔 提到...

來點有深度的好了...
版主叫我看這篇:

http://www.carnews.com/
detail/17728

不知各位認真看之後,
有看出啥端倪嗎?

這篇試車文算是沒啥重點,
比較像是產品介紹文。

因為沒可參考的實際數據
(拉馬力不算)

對於效果也僅只在文字敘述上
模糊的表達。

但認真看內文有寫到
下面兩點狀況:

1. 疏齒比:
『而速霸陸這個好意卻也讓許多GRF的車主感到,每換一次檔動力似乎就軟了一下,因此GRF雖然為渦輪增壓設計,不過實際跑起來卻是相當平順,與早期的GC相比,爽度可就大打折扣。』

2.氣需快:
『尤其是當轉速超過5000rpm後,出力也跟著大幅下滑,IGT如果換顆渦輪加上電腦調校,GRF很有可能直接被三振出局』

(上面寫的IGT是代表傳統老老鯊)


該文作者提到認為上面兩項
主因是在於原廠GRF的馬力灌水,
實際不足造成的...

『而這顆EJ257在原廠未改時僅在馬力機上做出248hp/38kgm,也難怪每換一檔就悶了一些』


但其實該文作者沒搞清楚,
真正會造成這種現象的關鍵,
就只是在我常說的:
『電子節氣門』上

尤其是該作者文內提到
自己擁有過三種鯊
但那三種鯊都是傳統節氣門,
表現自然不一樣。

沒習慣開電子節氣門的駕駛
往往會不知道一些特性
而誤以為是車子調教不好
或不夠猛。

我在先前文中提過很多次
電子節氣門的車
盡量不要改,
改了也沒大效果。
但大家都不瞭解....

其實文中這台車
有上雜誌介紹與進行測試
當然這台用了一種
冠冕堂皇的理由
沒公布實測數字
這種事情有時是真的
但有時是因為數字不好看
就找了個藉口避開。

雜誌中同時測另外一家
名改裝廠的,
測試結果比原廠還慢...

所以勒...

我說過電子節氣門的車
就是不要去改,
不然往往是
花一大堆錢後效果不彰
甚至越改越慢
那又是何苦?

打太快加上自動選字造成 提到...

剛上一篇有打錯字!

特此更正:

第二點 『氣虛快』

不是『需要』的需
是『虛弱』的虛

抱歉啊!
(另外,我預設大家都理解,
『氣虛』是啥,且知道
NA與增壓車的氣虛特性差異。)

而且上一篇只寫了一半,
完全忘了該寫些有深度的部分
或是數據類的東西
搞得好像也只是批評別人的
嘴炮回文
哈哈...

我原本只是想PO這文
然後看大家有無能討論的地方,
看大家的觀察力與累積的知識
是否有到位!

至於真的該寫的,
等下補上!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說得有道理

我怎麼想也都想不到哪一台量產車是同時發表

[相同馬力的FF和FR]

不過 卻產生了另一個胡思亂想

把一台4WD的車

一台廢前傳 一台廢後傳

這樣能不能算是

[同廠牌同馬力的FF和FR]

不過也有點失落阿!!

子凡老師說的對

我想要本田後驅的房車

還真是作夢阿...

尤其是老師後面提到

日產和豐田在引擎的技術更勝本田...

真的還是有點心碎的感覺阿...

本田的品牌形象還真是深植我心阿...

雖然是從我阿公開始的...

到我爸...再到我...

至於後面關於渦輪的文章

阿炮還真的是沒有這個能力去和子凡老師討論耶...

希望學校老師趕快教到渦輪車

讓我了解多一點

不過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拆的多了

在路上看車的角度好像又不太一樣了

車在轉彎時

腦還就會浮現出

他轉方向盤

經過萬向接頭

轉動小齒輪

幫浦驅動小齒條

經過球接桿

經過連桿

造成轉向幾何

那些拆過的零件運作的細微畫面

呵呵

下個月開始要教柴油引擎了!!

尤其是摸熟歐系跟日系 美系就別管 提到...

報告炮哥:
你寫到的轉向結構,
小齒條是一般
車種常見的。

但上課有拆過賓士用的沒?

我先說我是嘴炮
我也沒實際拆過賓士的...


然後 ,
我的意思不是
日產和豐田的引擎技術更勝本田

在那個九零年代中
日本車廠玩得很瘋狂!
每家都有絕學或怪招。
不是只有本田很會做引擎
(馬自達的轉子引擎不算,
這東西70年代他們就在鑽研了)

我先前舉例中還沒提過,
像三菱那時
給LANCER那種小車,
除了EVO規格的四驅增壓版之外

1992還搞了個1.6 DOHC V6
的6A10引擎。
目的是希望1.6用六缸去達成
像重機般能拉高轉的玩意。
但七千轉時也只有140匹...

後來隨便四缸
配MIVEC都有175匹
所以這東西到1998後就沒了...


但若要認真講本田的豐功偉業
我實在不知道這種根深蒂棝
的迷思是怎樣被培養出來的
(好比台灣對豐田的喜好)

雖然本田一直有玩F-1
1980年代用一千五百西西
四缸渦輪搞出一千五百匹馬力的
妖怪車(當時BMW跟保時捷都是啦)
1990年代是連霸三年。
就這樣配合無限一直供應引擎到
去年廠隊放棄玩下去為止。
但F-1 跟市售車實在比較無關。

但相較之下,跟市售車比較
有關的WRC,
本田一直沒玩過,也無銘機。
當然就別提
豐田的CELICA或COROLLA
的3S-GTE
三菱的EVO的4G62
或速霸路EJ20
就連日產都有PULSA
的SR20DET
這些四驅傳動配渦輪的車款

講這些古很無聊很沒意義
很嘴炮

我只是要說
所以本田一直都沒出
這類四驅渦輪性能房車
(別跟我說休旅類)
在這另一種高層次領域內
實在是沒啥建樹。
遑論對市售版渦輪引擎的發展。

此外,
也沒出啥3.5以上,六缸以上。
原廠突破三百匹馬力的車款。
(NSX除外)
其實真正研發能力
被自身侷限的很嚴重。

NA高轉高馬力,
沒真的養過的人都不知道。
(我嘴炮 我也沒養過 養不起)
是把引擎搞的像耗損品一樣
沒事就要整理,
不然真的有在跑,衰退很快。
而且不是換換機油那樣...
完全賽道取向的產品
有時並不適合日常生活使用啊。

我先說我寫這些東西的立場
並非是要反本田。
我對本田沒意見。
他光是喜美四五六代
這種提供一堆人入門好上手
的一台佳作,
就該感謝本田宗一郎當初的理念。

但,我要說的就是,
『別只碰一個廠牌的車』
這樣會被牽制住自己的
觀念、眼界與思維!

我是因接觸過一些品牌後,
才開始理解不同的造車理念。

廢話完畢!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沒有其他單位捐賓士給我們玩...

我們只有一堆警車 救護車 消防車...

不過對老師提到的[1.6 DOHC V6的6A10引擎]

感到超有趣!!

老師說的對

我是該多去看看其他的車了!!

世界大同真的很難 提到...

今天搭了版主的車後,
才發現STi的前整合式大燈組內,
配置還挺有趣的。

近燈是正常的HID,
使用歐系D2S 35W規格,
(日系現在有時會是D4S,
燈管燈具比較短)
反正D2S是主流,數量多
成本較低,這沒啥奇怪。

但遠燈卻是走美規的HB3
(又稱9005)規格,
且底座與燈泡本體還是那個
只在美國有名的
sylavania這品牌出的。
(OSRAM在美國的副牌)

另外整合小燈的雙芯前方向燈,
又是日規新的27/8W
(歐規與舊日規是21/5W)

一組頭燈內的配置,
一點也不統一,

難道速霸路要實踐
世界車理念得這樣搞.....
講完了.....


還有今天是日間搭載四人,
且多數體重不算輕。
跟上次夜間搭乘時只有三人
且比較輕的狀態不太一樣。

今天我在後座感覺,
這負載下,
原廠懸吊組尼的確是
算偏硬的。
(不過不確定是不是輪胎超低扁平率產生的影響。)

基本上就是有呈現一般改過
避震後的車,
那種後座彈跳比較明顯的狀況。
加上後座椅背角度較挺,
長途時後座舒適度會有影響。

這點沒啥好不好啦,
因為我只有坐過後面,
沒坐過前面。
若這樣就可以
亂評斷就不客觀啦!

況且,這車的定位,
本來就不是要舒適為主啊!

其實台灣的菱帥都可以上 只是都上... 提到...

報告炮哥:
看看國道高速公路警察
有沒有捐警車?

這樣就會有賓士與寶馬囉!
還手排的!
甚至還有SAAB

反正德國那兩家的轉向機構
結構上比較不一樣!
且成本高,
所以他們賣得貴,
且轉向反應與路感好
多少還是有道理的...



至於三菱的6A家族,
台灣唯一有國產的是
上代叫好不叫座
超級狼皮羊的GALANT
內那顆14X
(有兩種輸出但都超沒力)
的2.0單凸6A12。

可是三菱很機車,
他這家族,
最小是1.6
然後1.8/ 2.0
最大就是2.5而已。
卻又還分單凸或雙凸。
與NA或雙渦輪。

猛一點的是GALANT
VR-4內那顆雙渦輪版
的6A13
問題是280匹的這顆
卻沒MIVEC加持。

(280是寫好玩的,
隨便改電腦都300多)
加上台灣改這顆因為麻煩
都把四驅拿掉
所以南部超猛前驅一大堆,
只是傳動軸死的快!哈哈

然後2.0 NA雙凸的,
有MIVEC之下直接200匹。
沒MIVEC的雙凸最多179匹。
(還是比國產單凸好太多)

可是2.0雙渦輪的又沒有MIVEC,
但也有241匹。


最氣的是,台灣國產的是
單凸NA2.0
但馬來西亞國產車品牌
PROTON有兩款車,
在我國國產同一時期時
(1999)
卻是用上雙凸NA2.0
這告訴我們,
中華民國在台灣
比東南亞還慘。

永遠比我想像的高 提到...

又兩個禮拜沒發動過吸吐
這兩天下雨
為了清清車內濕氣
去原地空轉一下

下午五點半 陰天
有下過雨。

外界氣溫28度
水溫也是28度
結果還沒發動
進氣溫度就已經是30度

搞屁啊!

阿炮 提到...

子凡老師

求救!!

最近班上想要團購自己的工具

有人說JTC好 也有人說KING TONY好

不知道子凡老師對這兩家的品質印象如何?

或是除了這兩家以外

有其他CP值更好的?

也麻煩子凡老師幫忙推薦一下喔!!

謝謝!!

放心都很耐用的啦! 提到...

啊 這很難給意見耶,
因為沒寫這組工具的數量
(一組包含那些東西)
然後團購給的售價金額。
這樣沒法給予C/P值建議。

但說真的
先弄一組價格實惠的來用就好,
不是開店做生意的,
用不著花太多錢買工具。

有品牌的都有一定的精密度,
螺絲不會這麼容易被工具
給咬掉崩牙沒紋路。

反正工具『貴』不在品牌,
(這裡寫的貴不是售價貴,
是難能可貴與值得之意)
而是在數量。

寧可準備很多不同長度的工具
也不要花大錢只買一套。

例如長T扳可以下火星塞
但一般長度的T扳搆不到。
但短T板有時可以進到小空間內。
這樣舉例能懂吧。

所以管他啥品牌,
先買再說囉!

反正我都是同樣的拿兩組 提到...

剛翻了一下
我家居然有JTC的扳手耶...
(JTC的LOGO是 ///JTC)
也居然有STANLEY的耶!

但就是沒有SNAP-ON ...哈哈

至於為什麼寫『居然』...
是因為多數看不出來是啥品牌
再不然就是不知道那是啥品牌

不過我有習慣
認真修理時
同樣工具會帶很多組,

例如同樣12號梅花扳
我會一次準備兩隻
若一隻有滑掉或轉不動的可能時
換另一隻試看看

所以我說寧可準備多套一般的。
而非一套好的唷!

參考看看囉!

因我不確定炮哥考慮的點 提到...

我剛忘了寫,
有啥好比好挑的,
畢竟炮哥提的這兩家,
都是台灣本土品牌。

所以講真的
便宜又完整就好,
不用太挑啦!
然後去買個大一點的工具盒
來裝就是了!

阿炮 提到...



了解了!!

謝謝子凡老師!!

當個記錄 提到...

98跌回三十內...
原本30.5
明天29.8

95-28.3
92-27.6
柴-25

光看數值遠不如去改變數值 提到...

http://news.u-
car.com.tw/news-detail.asp?
nid=9836

有時想想,歐洲車貴
還是有點道理的。

文內提到:
『內部並採用流量可調機油幫浦,能依照不同的引擎轉速
調節機油壓力,減少能量耗損
達到節能效用。』

這種先前BMW用的高檔東西,
在歐係車內居然已經下放到
如此入門的產品內了。
還真是感慨,
歐系的確常常領先日系太多。

當日系車車主還在
想去裝個油壓表看看數值時,
人家入門車已經領先到這地步了。

而且馬兒會跑還不太吃草!

就是看自己挖洞的好戲啊 提到...

我常說 網路上嘴炮多,
真的會出來的沒幾個
01或U-CAR那尤其嚴重...

別人告知的事情,
有空請花點時間認真看!

http://www.mobile01.com/
topicdetail.php?f=37&
t=1250113&r=2&last=
15059983

看完上一篇系列後,
再多花一點時間看下面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
topicdetail.php?f=275
&t=1020327

這篇是要看幾個重點:
1.台灣民眾對品牌的心理情結

2.其實現代歐洲車並沒有
像過去般的比較耐用
問題超多的

3.車子買來的久,
不等於划算與耐用。
因為該文內的20年老車,
里程數並不高,
故光是擺在那放的久,
也不等於品質好耐用!


前提是
有空再看,
不然太多看起來會很辛苦。

至少比較省事又輕鬆 提到...

http://news.u-car.com.tw/
news-detail.asp?nid=9843

1.針對EVO X有自動手排,
所以賣的比較好?

這下是因應時代趨勢而出?
雖然一樣300匹,但5速自排
(傳統液壓非六七八速? 或
非雙離合器自動手排?)
感覺上就略有小遜了...
不過方便與適合普羅大眾倒是
很切實際!

2.配了版主最愛的碳纖車頂啊
雖然有學M3的感覺,
但這下真的是直接輕量化了。

3.比較怪的是
日本當地怎會是用2.5這顆?
想說買自排的不會改、不好改,
自排的用2.5維持扭力也
比較耐用??

---------------------

『以Subaru Impreza WRX STI A-Line為基底的Impreza WRX STI CARBON,為了能夠讓普羅大眾皆能較輕鬆享受到這輛車的魅力,Subaru 特別為此搭載5速自排變速箱,在動力心臟方面,提供了現行Impreza WRX STI身上擁有300匹馬力的2.5升渦輪引擎。另外最大的改變在於Impreza WRX STI CARBON將車頂鈑金全改以碳纖維打造,以達到整體的車體輕量化與重心低移;在內裝上則採用大量的麂皮包覆,整體提高車室質感。』

Stan 提到...

2.5自排 Impreza WRX STi的確是向更多的消費者靠攏, 我想這的確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作為

當然
一片Carbon車頂
要裝在EJ207或EJ257車上都可以
我想應該在東京車展後馬上就可以在STi官網上選配吧

不過話說回來
減了車頂重量卻又包了麂皮
到底可以減輕多少重量啊???

電子節氣門的車
還是以減重為首要目標吧

不知電腦內寫的程式多詳盡 提到...

說到電子節氣門,
前幾天中秋假,
週六公有路邊車位不收費,
開車出去晃晃
跑了趟山路
(又兩個禮拜沒動過,
超過兩個月沒拉轉)

重點是,我最近若有開車,
都是在看電子節氣門的開度資訊

首先是目前為止
最大開度是出現在
三檔時,油門到底時會出現
有87.2%的開度。
但從來沒突破90%過。
一、二檔時都低於87%
最多86%左右。

我還不確定是不是
這年頭的電子節氣門
就是不可能百分百全開?

反正前三檔全油門拉到
6530轉斷油時,
也都沒出現更高的開度。
(四、五檔沒上高速公路,
找不到地方拉)

但好玩的是,
一、二檔時,下陡坡時,
蓄意油門全放的引擎煞車,
開度大概是20%
為了維持基本負壓轉速,
節氣門不會到全關,
但也不會到怠速的14%左右。
(跟傳統節氣門可全關,
改吸怠速旁通管的空氣不一樣)
但噴油嘴沒噴油就是了。

另外,
中秋節10/3下午兩點 微陰天
外界氣溫26度
車子水溫25度(水比較涼啊)
但還沒發動進氣溫度就27度

室外最高只有到27度時,
不開冷氣,水溫還是一樣
就算沒大塞車,一路撞風,
還是隨便破98度
陰天白天不開冷氣,
進氣溫度47~48之間。

而且研究過後發現
開了冷氣的夜間反而比較高,
進氣溫度會到55~59之間。
因為冷氣一直讓風扇轉動,
吹出來的熱風,除了都被進氣管路
空濾那吸進去之外。
也讓引擎室溫度偏高,
所以管路與空氣室外殼溫度較高
內部空氣自然熱。

這點跟中冷器裝車頭的好處近似
(車頭中冷器直接撞風,
或風扇是吸入熱氣,不會將
熱氣反打回車頭中冷器。
引擎上的中冷器沒風扇,
不行進時沒撞風沒效果,
且車頭風扇運作時,會將熱氣吹過去)

但中冷器在車頭,
管路長,壓力流失與蓄壓慢,
以及容易撞擊損壞等。
卻又是缺點。

所以玩車永遠沒有最好的
解決方案啊!

你有的我就沒有 讓你無從選擇 提到...

http://chinese.autoblog.
com/2009/09/11/subaru-cvt/

奇怪,不知道自排STi到底是
給這種還是用傳統液壓五速?

不過若:
『只有在其搭載的2.5升水平對臥引擎搭配CVT無段變速箱時。根據美國EPA(環境保護局)的測試,這樣的組合可以達到高速每公升汽油行駛13.1公里的里程,這要比搭載6速手排變速箱好很多。』

那這個五速冒出來是幹嘛用的?

附上其他參考資料:
http://chinese.autoblog.
com/2009/10/02/2009-subaru
-wrx-sti-carbon/

原來2.0/2.5都有,
還有換檔撥片哩!



另外,
人家原廠就給好了,
不用煩惱如何裝。
http://chinese.autoblog.com
/photos/2009-mazda3-mps/
1397976/


http://chinese.autoblog.com
/photos/2009-mazda3-mps/
1397952/

小馬小嚴不是好朋友嗎 提到...

看看人家,
想想自己......

http://chinese.autoblog.com/2009/10/03/hqe/

V12 6千西西
六速又四驅...

台灣之光的拉屎濺哩
2.2渦輪四缸五速前驅...


四天後
小馬會拿來閱兵背書嗎

被對面阿六駭到消音嗎 提到...

連結又跑掉了,
真怪

http://chinese.autoblog.com
/2009/10/03/hqe/

阿炮 提到...

報告子凡老師

10:42分的連結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只是看了之後

腦中出現的居然是[光岡自動車]...

專門把新車換鈑件和燈具變復古車的車廠

不過

自己研發的V12 6000 c.c真的有屌到

原本以為只是六速和四驅

細看結果居然是[六速"自手排"]...

有時覺得改的還挺醜的 提到...

光岡印象中以前偏好
用NISSAN的底盤與引擎
例如大兜那種

現在改拿豐田LEXUS系的搞

但好像沒拿本田的開刀過?
這要查一查

畢竟本田不玩F1之後日系也是靠豐田撐 提到...

另外
炮哥不是一直很期待有後驅車可入手
雖然本田沒這種產品
但豐田這幾天強打的FT八六
不正符合您的期待
好歹跟本田至少都有田

今天居然連電視新聞都有報導

希望量產後不會因腳踏墊召回就好

阿炮 提到...



http://car.watch.impress.co.jp/docs/news/20091006_319756.html

子凡老師說的不會是這台吧...

牛頭牌軟皮殺...

老大給我看的時候感覺還很概念車說...

阿炮 提到...

報告子凡老師

光岡有改過CL7喔!!

不過還真醜...

另外 最後 KING TONY入手

大家終究還是分成兩邊 各買各的

JTC的說KING TONY的沒質感...

KING TONY的說JTC的容易滑牙...

目前入手的有

9583MR01 2分+4分公制83件綜合套筒扳手組

13113MR 13件組棘輪梅開板手組

1610MRWH 10支組型45度公制梅花板手組

T桿 8 10 12 13 & 16 火星塞套筒

目前比較用的到的

至於扭力板手之類的就等下一次吧...

今天期中考考完了

輕鬆了一點

不過 在學校裡試車被其他老師罵...

小不爽...

有些地方不正常不是慢慢開就可以發現的...

她們說這樣開會嚇到其他來考檢定考的人...

還好班導沒說話...

因為他還需要我幫忙移這上百台的退役警車

上上下下 提到...

98又跳回30水準
中油30.3
台塑30.4

接觸摩擦面積大 風險自然高 提到...

想到一件無聊事:
前幾天晚上騎車行經市政府前,
松高路上沒啥車。
可是我就一直聽到很尖銳又大聲的煞車異音與盤面摩擦聲。

此時旁邊只有兩台轎車,
一台是賓士CLS 350,
一台是Tidda。

我就在想到底是誰發出來的,
於是跟這兩台車,從逸仙路過仁愛路這段路程中,我很確定是CLS350發出來的...

CLS350原廠前後是配
前對四後單向單活塞,
這台則是有改裝AMG出給CLS
55/63 AMG那種用的
前對六後對四與超大盤。

雖然是高級車原廠套件,
但真沒想到還會發出如此大噪音。
所以有時改煞車卡鉗的,
實在沒必要去要求太多囉!

除非是因為賓士車廂內隔音
實在太好,所以駕駛沒感覺吧!

另外,補充一下,
賓士原廠出的MCT七速
雙離合器變速箱。
不是一般雙離合器變速箱走的
手排結構體。

http://www.auto-online.com.
tw/news/97-15623

其變速齒輪方面還是走
傳統液壓自排的行星齒輪。
只是很猛的將容易打滑的
『液壓轉換器』
改用兩組多片式離合器來取代,
所以也叫雙離合器。

難怪有的媒體寫七速手自排,
有得卻寫自手排....
取兩者長處合而為一真是夠了。

不知道花三千可以學到什麼? 提到...

林帛亨之雙B殺手!

超精彩的...
林先生是國內少數國際級車手,
我個人是不太喜歡他的聲音
(尤其是轉播F1時,
但他的技術不是我這種小懶叫
有資格批評的!)

http://tw.myblog.yahoo.com/
hanss-lin/article?mid=3266
&prev=-1&next=3230


這邊附上殺手本人寫的原文
http://tw.myblog.yahoo.com/
sentra321/article?mid=2&
sc=1#3

總之,這位殺手在
YOUTUBE內,
可以看到一些相關影片喔

有圖有真相 提到...

哇靠
科技真的太進步了,
在 9/08/2009 7:16 下午
一個月前這裡貼過的,

沒想到實車這麼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4LmL_QzpSU

一點換檔震動都沒,
升檔掉轉速的幅度也低很多。
真是太神了。

只是不知道耐用程度
與維修費用。
就像最近DSG又爆出更多問題。
外國都召回了,
台灣還在硬撐。
改天整理完再貼出來。

遇到這種事,沒人逃的了! 提到...

物理總有極限.....

http://www.focus-sport.
club.tw/viewthread.php?
tid=183685&extra=&page=1

裡面太多嘴炮,
不光回的很沒營養之外,
程度與觀念也亂七八糟...

其他回文內都寫了,
FIT駕駛酒駕。
這車禍可有上新聞。
一大早學生專車在陸橋上
遇到突然迴轉的FIT...

況且這種撞法,
跟板金好不好完全無關,
說的好像他們開的車就會
沒事一樣。

公車本身就重,
撞的位置又是最弱的區域,
此外不知道車速,
用這種方式就能判斷車子好壞,
不是嘴炮是什麼...
最好是多氣簾就可以擋的住...

處處充滿新希望 提到...

我對豐田一向沒啥意見,
因為原則上不太會去注意
哈哈...

但這號稱充滿『希望』的
新產品真怪

http://roadtest.u-car.com.
tw/roadtest-detail.asp?
rid=591

1.新的雙VVTi引擎馬力比
舊款的還低,
(原150/19.6,新141/19.3)
說是為省油設定好了,
那為何變速還沿用傳統四速,
真的很沒誠意。

2. 紅線6200轉就斷油了,
避免駕駛亂拉高轉耗油,
還真是一切為了省油。

3.既然都給16吋的匡了,
何必胎寬只給195/60的,
直接給205/55不是比較實際。
(上一代有給到215/50-17)
當然也可以說窄胎比較省油,
不過感覺上是為了去省匡的
寬度成本,俗稱J值那樣。

4.這個新的後座冷氣給法
真是太猛了...
居然能搞出單純的電風扇中繼法,
當然這樣搞比真正獨立給一組
壓縮機的省油,
也比安裝暗管風管的開模具
成本或裝置費用要省。
還可因此光明正大因沒空間,
賴掉無法裝天窗。



寫這些幹嘛?
是因為突然覺得,
拉屎濺有誠意多了。

有需求入主七人座的,
應該要給嚴先生一點支持,
不然看在九月份只賣了四台,
現在入主有彷彿如開
法拉力般的稀有感也不賴。

週六從我家走去SOGO那
又走回家的一小時內,
就看到五台全新賓士方燈E,
但一台拉屎濺也沒看到.....

同樣是兩輪與本田血統 但差真多 提到...

http://www.mobile01.com/
topicdetail.php?f=266&t=
1265385&p=1

.............
其實就還是匹野狼
只是外殼重新包裝......


而這兩個: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uAchW0smAm8

今天新聞有播,
被警察抓了,畢竟罪證確鑿!

問題出在誰呢? 提到...

看完有什麼心得啊?

http://www.mobile01.com/
topicdetail.php?f=294&
t=1258072&r=2&p=1

不管是影片還是討論區?

這是不上不下的2.0被時代淘汰嗎 提到...


回歸這篇文章的相關主題,
LANCER FORTIS
今年的2010年式拿掉2.0車系,
僅保留iO而已。
主力放在1.8囉!


另外,VW的硬頂敞蓬EOS
賣太爛
已經沒進了....
不到兩年的時間
還請陶吉吉代言與唱主題曲
搞屁啊...

至少工具會有地方可以放 提到...

報告炮哥:
我說的攜帶型工具箱,
這幾天大潤發有
BOSCH十吋的特價中
188元(真的是小錢)
可以入手喔。

黑與灰色塑膠製品。
很耐用啦,
我家有一個用了有十年吧。...
有時還可以拿來墊東西。

阿炮 提到...



抱歉阿 子凡老師

這麼久沒上來上課

最近被電系搞到快瘋掉了...

好無力阿...

會找時間去買工具箱的

但要先找到大潤發

原廠就叫你整組換 提到...

報告炮哥:
我是不知道你現在上課的電系
是哪種車款的?

雖然基本電系
不外乎發電機、電瓶、
電門、燈系、風扇那些為主。
也不知道你困擾的是哪部分。

但一堆線
五顏六色的實在很討厭
還要跳線那些的...

更氣的是,
學了半天,
現在車走整合訊號,
一條光纖傳輸電腦訊號就算了。

連燈組這種傳遞電能的線,
也很莫名的,
採用匯流排走訊號。
找日後維修的麻煩。

阿炮 提到...

報告子凡老師

原來高雄沒有大潤發

但是有系出同門的發財島購物中心

今晚去看 只看到20吋的 要價$259

原本想入手的

不過用料是塑膠 組裝品質很糟糕

上面真的要做人的話 箱子會變型...

電系目前困擾我的就是[基本電學]...

我完全一點概念都沒有阿!!

念的好痛苦...